陳衡恪(1876-1923),字師曾,號槐堂,又號朽道人。陳三立長子。近代著名畫家。
衡恪五歲,生母病卒,由祖母撫養。幼時頗得良好家教,六歲,隨祖母游杭州西湖,見湖面荷花盛開,便情不自禁地用手指在轎板上畫起來,回家即索筆硯、開始自學繪畫。七至十歲,能作擘窠書,間作丹青與短章斷句。十四歲,在湖南長沙與著名書畫家胡沁、園王湘綺相識,常以國畫請教。十九歲,隨祖父至湖北,與范孝嫦結婚。從周大烈學文學,從范鎮霖學漢隸,魏碑及楷書,又從岳父范肯堂學行書。他聰穎靈機,刻苦好學,在這些名師指導下,藝事日進,曾為妻兄作絹本丸扇“桃花竹筍圖”,設色鮮麗,初露繪畫才華。
光緒二十四年(1898),其祖父寶箴、父三立作為維新運動的倡導者和推行者同被革職。通過這一系列變故,使他們清醒過來,不再讓兒孫參加科舉考試,而要讓他們進新式學堂,學習科學技術,掌握一門立身本領。衡恪遵照長輩要求,考入南京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務學堂,以學開礦為主,造鐵路為輔,皆為自然科學。在校與魯迅等同學,結下友誼,以后交往頻繁。光緒二十八年由江南督練公署派遣赴日留學,初入宏文學院,雖然學習自然科學,但其心卻在藝術。這時,又與魯迅朝夕相處,關系更為密切。經常往來的還有張棣生、江翔云、黎伯、顏仲蘇等,這些人能文能詩,唱和往來,對衡恪的文藝修養很有幫助。畢業后,考入東京師范博物科,繼續深造。光緒三十年,與李淑同(即弘一法師)相識,李在日上野美術專科學校攻讀西洋美術,在書法、篆刻、國畫、詩詞等方面很有造詣,兩人一見如故,頻頻交往。
宣統元年(1909)陳衡恪在日本東京師范畢業,返回祖國。二年,任教江蘇南通師范大學,講授博物學,寓居通名道觀。欽佩畫家吳昌碩的書、畫、刻印,遂拜其為師。不指在藝術向其請教,而且對其人品也極為敬仰。吳昌碩能嚴于律已,聽取不同意見,不護己短,胸襟豁達,曾作印曰“二耳之聽”,邊款云:“一耳之聽不若二耳之聽也”。衡恪在題畫寄懷吳昌碩亦有云:“是非二耳聽,莫擾大聾翁。”衡恪因直接繼承了老師的優點。為人正直謙虛,處事全面合理,得到金石書畫界的好評。這年,他為魯迅翻譯的《城外小說集》及《會稽郡故事雜集》題寫封面,還多次為魯迅刻“俟堂”、“會稽周氏”等印章,魯迅視為珍品。魯迅編印《北平箋譜》時,曾選入衡恪作品多幅,并在序中給予極高評價。
1913年2月,應張謇之邀,至長沙任湖南第一師范教員。同年秋,又應教育部之聘,赴北京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編纂處編審員,從事圖書編纂工作。他工作兢兢業業,不追逐名利,不分寒暑,徒步上班、頗得其父贊許。1915年2月,國立北京高等師范學校開辦三年制手工圖畫科,他受聘為國畫教師,并兼任北京女子師范及女子高等師范博物教員。同年秋,寓居槐堂,因以為號。這年,作《北京風俗人物畫》十七頁,用速與漫畫的形式,畫出那些不為人畫的勞動人民。這種風俗畫,或描寫勞動大眾的日常生活,或揭露現實社會黑暗,如《墻有耳》一畫,以茶館為背景,廳內正面赫現“閑談莫論國事”幾個大字,當廳外墻邊有人耳貼墻壁,探聽廳內飲茶者的言談,深刻諷刺了當時軍閥統治鎮壓輿論的用心,被稱為中國最早期的漫畫。
1917年、齊白石初到北京,在琉璃廠掛牌賣字、刻印,陳衡恪看見齊刻的印章淵源有自,便往齊寄住的法源寺訪問,晤談十分投機,即成莫逆之交。齊亦聞衡恪之名,攜借山圖卷請其鑒定。
1918年春,陳衡恪到北京大學作一次繪畫演講,使滿堂聽者嘆服,傾刻之間,報名畫法研者究七十多人,校長蔡元培乃決定成立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,約請衡恪任中國畫導師,并于二月四日即復函蔡元培。提出了“不僅學者要分別學習,而導者亦須分門擔任指導”以及“指導方法”等建議。四月,國立北京美術專門學校聘請他為中國畫教授。第二年,開始在該校講授《中國繪畫史》,這是根據日本美術史家中村不折與小室翠云合編《支那繪畫史》加以翻譯改編的。這本講稿,在他逝世后,經其門人整理成書,為近代研究中畫史的先導。
1920年5月北京成立中國畫研究會,衡恪為主要成員之一。6月,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編輯的《繪學雜志》第一期發刊,他發表了《清代山水畫派別》、《清代花卉畫之派別》、《對普通教授圖畫科意見》與《繪畫源于實用說》四篇專論。同年,又在《東方雜志》上發表《中國人物畫之變遷》一文。1921年,東京美術學校教授大村西崖到中國訪問,經畫家金拱北介紹與衡恪相識,兩人在京討論文人畫問題,所見略同,后衡恪譯其《文人畫之復興》一卷,并附已作《文人畫之價值》一文,合刊成《文人畫之研究》一書。其中自撰《文人畫之價值》,歸結文人畫有“人品、學問、才情、思想”四要素,是其最有價值、最有影響的一篇,至今在畫壇仍有參考價值。
1922年,陳衡恪應日本畫家荒木十畝和渡邊晨畝的電邀,帶著自己和好朋友齊白石等人的作品,赴日本參加“中日聯合繪畫展覽會”,日本拍攝了陳衡恪與齊白石的作品和生活剪影,在東京藝術院放映,其畫被搶購一空,其中齊白石之《杏花》首次為海外藝術家賞識。
1923年6月,陳衡恪繼母俞淑人病故。他沖雨市棺,傷風感冒,加以哀悴勞累,竟至一病不起,于8月27日在南京逝世。北京藝術界著名人士三百余人在江西會館舉行追悼會,并展出其山水、花卉、人物百余幅遺作,以志哀悼。許多藝術界人士在會上致悼詞,梁啟超喻衡恪之死“中國之大地震”,評價衡恪是“現代美術界具有藝術天才、高人恪、不朽價值的第一人”。根據他的遺愿于1925年12月3日將其遺體安葬于杭州西湖牌坊山其母之墓側。
陳衡恪工篆刻、詩文和書法,長于繪畫,是一位全才的藝術家。其山水畫參合沈周、石濤筆法,喜作園林小景。寫意花果取法陳道復、徐謂等,并結合寫生,聚諸家之長而別具新格。常以“虛實相生”手法,大膽省略,以空襯實,畫意開曠深遠。其詩作承其父之訓,又染于岳父范肯堂之詩學至深,而不貌襲其祖若父。長篇短句,清新雋逸,借物托意,感懷時事。書法各體皆擅,中年以后日趨蒼老剛健,矩法森嚴,喜用狼毫頹穎、堅實沉美,于古樸之中饒有秀氣。篆刻早期受蔣仁、黃易、奚風等諸家的影響,后上溯秦漢,融會趙之謙,師承吳昌碩,逐步形成自己蒼勁秀逸,古拙渾厚和氣宇雄壯的風格。他善于創造性地把詩書畫印溶于一爐或將畫與金石文字之情趣相融,別具一番風格,或以詩文狀所畫之物,褒貶鮮明,意趣昂揚。如所畫敗荷枯葦萎和一枝挺立的蓮蓬,題以“曉荷枯葦戰秋風”,把本來易引人悲觀失意之景,賦予昂揚向上的剛強氣概。又對《犬》畫題詩云:“不信而今無孟嘗,吠聲吠影枝偏長,頸鈴儼若印懸肘、恃寵驕人兩眼方”。對雞鳴狗盜、仗勢欺人之徒,罵得痛快淋漓。
陳衡恪遺著有《槐堂詩鈔》、《陳師普先生遺墨》、《染侖室印存》、《陳師曾印存》、《中國繪畫史》、《中國文人畫之研究》、《陳師曾先生遺詩》及其門生俞劍華搜集其論文、講稿與題畫詩詞等資料編輯而成的《不朽錄》,魯迅與鄭振鋒合編的《北平箋譜》也有他的作品。
地址:江西省九江市潯陽區長虹大道32號 電話:0792-8180870 傳真:0792-8180870 郵編:332000 E-mail:jjswhly@163.com
Copyright © 2024 九江市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版權所有 贛ICP備16010728號-2 贛公網安備 36040302000191號 工商網監